河南农业大学2022年有哪些国家特色专业名单
时间:
招生专业
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开设的专业有:法学类的法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的翻译专业、金融学类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数学类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化学类的化学生物学专业。其中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开设的国家特色专业有:农学专业、林学专业、园林专业、烟草专业、植物保护专业。
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开设的专业有哪些
| 类别 | 专业名称 |
| 经济学类(本) | 经济学 |
| 金融学类(本) | 经济与金融 |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法学类(本) | 法学 |
| 社会学类(本) | 社会工作 |
| 社会工作(城乡社区工作) | |
| 体育学类(本)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国际教育 |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
| 商务英语 | |
| 日语 | |
| 翻译 | |
| 数学类(本)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
| 化学生物学 | |
| 地理科学类(本)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 生物科学类(本) | 生物科学 |
| 生物技术 | |
| 生态学 | |
| 机械类(本) | 汽车服务工程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能源动力类(本)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
| 人工智能 |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物联网工程 | |
| 软件工程 | |
| 化工与制药类(本) | 制药工程 |
| 交通运输类(本) | 交通运输 |
| 农业工程类(本)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农业装备) | |
| 土地整治工程 | |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 | 环境工程 |
| 环境生态工程 | |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 |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
| 建筑类(本) | 风景园林 |
| 城乡规划 | |
| 城乡规划(美丽乡村方向) | |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工程 |
| 植物生产类(本) | 农学 |
| 烟草 | |
| 植物保护 | |
| 园艺 |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
| 农学(作物产业工程) |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
| 茶学 | |
| 园艺(园艺技术与工程) | |
| 智慧农业 | |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 动物生产类(本) | 动物科学 |
| 动物科学(畜牧产业工程) | |
|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 |
| 动物医学类(本) | 动物医学 |
| 动物药学 | |
| 动植物检疫 | |
| 兽医公共卫生 | |
| 林学类(本) | 林学 |
| 园林 | |
| 经济林 | |
| 水产类(本) | 水产养殖学 |
| 药学类(本) | 药物制剂 |
| 中药学类(本) | 中药学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管理科学 |
| 工商管理类(本) | 工商管理 |
| 市场营销 | |
| 财务管理 | |
|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
| 财务管理(大数据财务决策) | |
|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 | 农林经济管理 |
| 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经济) | |
| 公共管理类(本) | 土地资源管理 |
| 行政管理 | |
| 旅游管理类(本) | 旅游管理 |
|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 舞蹈表演 |
| 设计学类(本) | 环境设计 |
| 产品设计 |
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开设的国家特色专业名单
| 国家特色专业 | 农学 |
| 林学 | |
| 园林 | |
| 动物医学 | |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
| 烟草 | |
| 植物保护 | |
| 农学(作物产业工程) |
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招生问答
河南农大就业如何?
河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高校就业50强单位,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广开就业渠道,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连续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
河南农业大学师资力量如何?
河南农业大学占地8000亩,分三个校区,教学行政用房284000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16000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量23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52万册,电子图书82万册),建有千兆校园网。学校学科覆盖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等10大门类,设有20个学院。拥有1个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省级重点学科,32个二级省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