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米高考 >高考复习 >高中历史 >正文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2-08-08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命题单位:保定市第一中学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对楚国退避三舍,楚将子玉发起进攻。君退而臣依旧进犯,子玉被评价为“刚而无礼”。由此可知

A.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发B.晋文公并不想与楚国争霸

C.传统的社会结构形式依然存在影响D.晋文公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

2.据《魏书·裴植传》记载,原仕南齐的北魏官员裴植出身世家望族,父母双亲尚在人世,却与父母兄弟家产有别,同居而分炊,同朝官员多以此讥笑于他。据此可知

A.江南地区财产私有观念更强B.宗法制度开始崩溃

C.儒家思想影响人们价值判断D.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3.《唐会要》记载,开元三年六月,玄宗下诏,县令、州刺史有业绩者可调任京官,“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能够担任中央三省的负责官员。唐玄宗的做法

A.提高了地方官员地位B.利于增强官员执政能力

C.旨在加强中央集权D.促进了官僚队伍流动

4.北宋时期商业区已扩展至城郭之外,被称为“草市”。《清明上河图》中,沿汴河分布有许多草市。这一情况表明

A.城市有扩大化的趋势B.官府对商业的管控逐渐放松

C.城市空间布局突破坊市界限D.城市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5.陈旭麓指出,领导洋务运动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传统官制以外另成系统的一个机构,逐渐成为清政府事实上的另一个中枢。由此可知

A.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B.清政府“天朝”观念的动摇

C.洋务运动布新而不除旧D.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

6.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中国民族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性的德谟克拉西革命”,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取得胜利”。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对国情的认识不断加深B.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策略

C.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教训

7.下表节选自《抗日根据地经济史》部分目录。据此可知,当时根据地

第一节

在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同时,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第二节

实行没收汉奸财产筹措经费的政策

第三节

国防经济政策,建立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

第四节

建立银行,发行货币

第五节

开源节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

第六节

实行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A.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

C.实施多种措施促进经济的繁荣D.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8.下图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GDP增长速度统计表。关于三次增速高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高值的出现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至经济建设

B.党和政府设立经济特区直接促成第二次高值的形成

C.第三次高值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三次高值的出现都得益于稳定的国际局势

9.“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大量类似的誓言出现于中世纪西欧贵族的宣誓仪式中。据此可知当时西欧

A.形成了有限王权的理念B.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地位平等

C.封建依附关系是对领主的束缚D.已经确立依法治国的原则

10.启蒙运动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的逻辑延伸,是它们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续篇。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思想解放不断深入源于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

B.启蒙运动是思想理性化的必然结果

C.启蒙运动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D.三者都重视利用民众世俗力量反对神权

11.学者张建华指出,苏联政府用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将农民视为工业的“贡献者”,使他们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该做法

A.优化了国民经济的格局B.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D.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某项政策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政策是

●英法是主要的实施者和受益者

●具有浓厚的大国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

●依国际法的形式,貌似公正地避免了更大国际冲突

A.绥靖政策B.国家干预C.委任统治D.和平演变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一战结束后,英法主导下的国际联盟依其盟约将战败国的所属殖民地按当地社会、经济及地理状况分别委任给英、法等国实行不同形式的统治,这就是委任统治,委任统治表面上看在国际联盟监督下、按国际法貌似公正地解决列强纠纷,以避免更大国际冲突,取代了过去那种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私下瓜分、直接兼并殖民地的形式,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殖民统治的形式,具有浓厚的大国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 C项正确;

绥靖政策是指英法等国在二战绿发前后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张采取姑息纵容的政策,但并不是依据国际法的形式,排除A 项;

国家干预通常是指国家加强对本国经济的干预、指导或调控。并不是体现大国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排除 B 项;

和平演变是指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用非战争的手段,用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企图诱使社会主义国家倒向“资本主义”,排除 D 项。


13.爆炸成功后,美国政府对苏联态度马上变得强硬起来,由迫切希望苏联参战迅速转为不愿苏联介入对日战争。这表明

A.科技水平决定外交地位B.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C.美国企图按照自己意愿重塑世界D.美国实力强于苏联


14.下图是1500—2000年中、美、英、日四国国家实力变迁示意图(Y轴为国家实力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国家经济实力持续下降

B.两次工业革命一度使②成为“日不落帝国”

C.③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中期的两次发展都与美国有关

D.④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霸权地位受到冲击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234分别是指中国、英国、日本和美国,据此分析,19世纪中后期,美国打开日本的国门,推动日本开展明治维新,大力向西方学习,成为亚洲强国,

20世纪中期,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其全球战路的考虑,逐渐改削弱日本为扶持日本,推动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日本的两次发展都与美国有关, C 项正确;

19世纪中期以来,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但是20世纪中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经济逐渐发展,排除 A 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度使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英国经济发展趋于缓慢,“日不落帝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和冲击,排除 B 项;

美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霸权地位受到了冲击,如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美国又面临西欧与日本的竞争等,排除 D 项。


15.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上升。一国的经济波动会不可避免的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波及其他国家。对此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A.加入区域经济政治集团B.扩大保护性经济政策适用范围

C.主动规避全球化的挑战D.适度控制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唐律是中华法系的杰出代表,其“增损隋律,并集历代之大成”,颁行于公元653年的《唐律疏议》更是唐律的典范。《唐律疏议》由《永徽律》的律条和“疏议”两大部分组成。“疏议”是对律文的系统解释,系《唐律疏议》首创。除了贯彻“一准乎礼”“明德慎罚”的原则,“疏议”还通过多样的注律方法使律条“疏而不失”,因此当时“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后人评价“有唐一代,切乎事实,合乎国情,法尊而治”,在历代法典中,“唐律为最善”,后世“皆莫远离唐律之范围”。

——摘编自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法律制度上,明太祖强调以唐宋为榜样,力图重建唐宋时期的律令体系。应该说,不仅明代的《大明律》是“准唐之旧而增损之”,其令也是沿袭了唐宋一脉的令典和单行令。明太祖认为自己制定的常法可保子孙统治无忧,作出“一字不可改易”的祖训。常法之外的例则可随时势变化而调整,是为“权宜之法”。后由于例的数量膨胀,甚至出现了以例破律及令的情形,对例进行类编成为迫在眉睫之举。弘治朝(1488—1505年)的《问刑条例》和《大明会典》由此而生,确定了例与令实际等同的性质。自此之后,例成为明代法律的主体。

——摘编自李贵连、程晶《从令到例:论明代律例法律体系的生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法律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法律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6分)


16.本题涉及选择性必修一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所以对于我们高一学生目前而言,不会是有情可原的,可以先看看,所以我把答案放在前面了。

16.答案(12分)

(1)特点:继承吸收前代法律成果;律条与疏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影响深远;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或者答礼法结合)(任意三点6分)

(2)变化:“例”逐渐取代“令”成为法律的主体。(2分)

原因:例的增多;律令不能适应社会变化;“例”具有灵活性。(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17.任何时代的史学现象、史学成果,都不能脱离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历史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时期

史学成果举例

两汉时期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撰述宗旨,成为中国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传统。后人评论“这实在是一部组织严密、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也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部通史”。东汉班固著《汉书》,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断代史体裁

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撰写朝代史的盛况;有关北方民族史的著作也很多;家传、谱牒受到普遍;佛教史著作也有新的发展

隋唐时期

正式设立史馆,聚集史官修撰前朝史和国史,以宰相负责监修。中国古代“正史”中有八部产生于盛唐时期。还出现了几部反映盛大王朝地理风貌的全国地理总志;地方史、民族史、传记等获得新发展;在史家修养方面,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

辽宋夏金元时期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部体裁不同的通史著作,把中国古代的通史撰述推向高峰;元末修撰了宋、辽、金三史

明清时期(1840年前)

李贽著《藏书》,以“与百千万人作对敌”的批判精神,写出“不与旧时公案同”的史学评论,并指出“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清代章学诚提出“史德”论,史家修养体系更加完备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

材料二

李大钊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之一,在阐释、传播唯物史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16年,李大钊曾撰写《民彝与政治》一文,认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后来,他还写了《庶民的胜利》《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原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1920年,李大钊撰写《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指出“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

(1)概括影响史学研究成果的客观社会因素。阅读材料一,任选一个历史时期,分析其史学成果出现的历史背景。(7分)

(2)任选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史事(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运用材料二中李大钊的观点(任选一个观点且需明确写出观点)对其进行解释。(6分)



17.答案(13分)

(1)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政策、政局、科技水平(任意三点3分)

两汉时期:《史记》《汉书》的问世表明两汉时期史学编撰取得开创性成果。两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基本奠定,和思想上尊崇儒术,为产生大规模的历史著作提供了物质上和思想上的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史、民族史、谱牒学、佛教史有所发展。政治分裂,社会动荡;士族专权;北民南迁,西北少数民族内迁。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使史学成果呈现多元化特征。

隋唐时期:在修史机构、正史编撰、史学内容、史学理论等方面取得新发展。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频繁。隋唐大一统王朝使得史学成果更加丰富。

辽宋夏金元时期:通史撰述走向高峰,多民族史学发展。宋朝强化中央集权,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取得突出成就;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民族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结束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辽宋夏金元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史学成果丰富。

明清时期:在史学评论和史家修养体系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商品经济发展,思想领域出现提倡个性自由、批判理学的新变化。新的社会因素冲击君主专制统治,史学成果显著。

清代后期:“新史学”思潮兴起,史学撰述出现很多成果,外国史学成果引入。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边疆危机,朝贡体制走向衰落,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史学研究出现新变化,更加体现现实性。

(任一时代需至少写出两个方面的背景因素,满分4分,只写一方面因素2分)

(2)示例一:百家争鸣

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得到重大发展,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示例二:文艺复兴运动

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解释:西欧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符合自身需求和发展的新的文化,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号,宣扬新思想和新文化。文艺复兴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是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历史发展。

示例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观点: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解释: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广大人民群众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参与,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社会进步。1924年,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民支持革命,革命新道路得以开辟。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团结抗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史事、观点各一分,解释4分,共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776年,北美殖民地通过了《独立宣言》,并进行了独立战争,通过了《邦联条例》,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对内政治不能稳定,国家不能统一,对外所面临的军事威胁也仍然存在,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各州代表在1787年于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

1871年至1918年,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二战后,西德各州总理接过盟军的法兰克福文件,委托建立一个联邦制类型的政府形式,联邦制思想在西德各州广为传播,加上德国本来就具有联邦制的传统,所以联邦制的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1949年宣布联邦制在德国又被建立起来。

——摘编自金飞《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比较研究》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目标,表明以联邦制来构建未来的国家结构。辛亥革命爆发后,联邦主义进入实际政治领域。20世纪20年代初,联邦主义风靡一时,演变成甚嚣尘上的思想潮流和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随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也揭橥联邦主义,……在长达数十年的政治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与现时国情,选择单一制国家结构,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运用联邦制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方案,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

——摘编自张继才《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德两国联邦制最终确立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联邦主义兴起的背景,分析这一思想未能在中国成功实践的原因。(10分)



18.答案(18分)

(1)美:松散的邦联制阻碍美国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的努力与妥协;(4分)

德:历史上具有联邦制的传统;二战后,联邦制思想在西德各州广泛传播(4分)

(2)背景:晚清以来地方势力的发展,西方联邦主义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6分)

原因:联邦主义与单一制国家结构和大一统政治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选择单一制国家结构(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面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前三个单元编排和主要内容的初稿。现在要新增一课“古代非洲和美洲”,主要内容是“4—15世纪非洲出现的一系列国家,阿拉伯商人用印度、中国的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的玛雅、印加文明,在12—16世纪的鼎盛时期,这里的农业兴盛,培育了其他大陆没有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等,城市和交通建设比较完善”。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6世纪)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文明产生和特点)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5—15世纪)

第1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

第2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印度、日本等国情况)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15—16世纪)

第1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和其他航路的开辟)

第2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人类第一次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新增一课放入哪一单元作为第几课比较适合并阐述理由。(要求:明确说明新增一课作为第几单元的第几课;结合时间、内容和历史联系等方面综合阐述理由;观点正确,论述有据清晰。)



19.(12分)

示例一作为第一单元第2课。(2分)

从历史分期年代上看,“古代非洲和美洲”都属于世界古代史的分期范畴。

从新增一课的内容上看,主要讲述了非洲历史上出现的一系列早期国家,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玛雅和印加文明,都是人类文明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前,印第安文明独立发展并达到较高程度。

从历史联系上看,第一单元第1课的主题之一是人类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多元特点,但第1课主要讲述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6世纪四大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文明产生和特点。把“古代非洲和美洲”安排在第2课中,既可以从时间上承接上一课,还可以进一步强调人类文明产生的多元特点,同时也有利于揭示人类早期文明的共同特点以及影响文明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因此,从时间、内容和历史联系来看,把新增的“古代非洲和美洲”作为第一单元第2课比较适合。(10分)

示例二 将“古代非洲和美洲”放入第二单元第3课。(2分)

初稿的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叙述了5—15世纪的历史,空间范围涉及欧洲和亚洲,每一课具体介绍了西欧、俄罗斯、阿拉伯帝国、印度、日本等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情况。新增的“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时间段是4—16世纪,与第二单元的历史时段基本吻合。内容介绍的是非洲、美洲地区历史发展的基本状况,也符合第二单元的内容。将“古代非洲和美洲”放入第二单元第3课,整个第二单元就可以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区域,更全面地呈现中古时期的世界历史,体现出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对人类历史发展都作出了独特贡献,也更能体现单元的主题。所以,将“古代非洲和美洲”放入第二单元第3课较为恰当。(10分)

示例三 作为第三单元第1课。(2分)

从时间上看,“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时间段是4—16世纪,与自15世纪开始的“走向整体的世界”相衔接,自然顺畅。

从内容上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主要内容是新航路的开辟及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这两个主要内容都离不开非洲和美洲,特别是美洲。非洲己被纳入世界贸易循环,美洲农业的兴盛,城市和交通建设,以及具有其他大陆没有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等,都可以被视为世界开始连成整体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

从历史联系上看,欧洲航海探险家在寻找新大陆的过程中,多次抵达非洲,深入非洲内地,展开殖民活动和贸易,这就为发现美洲后形成的三角贸易圈奠定了基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和其他航路的开辟,进一步把欧洲与非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连成一体。在此基础上,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总之,把“古代非洲和美洲”一课作为“走向整体的世界”的背景,放在第三单元第1课是适合的。(10分)

(新增内容位置2分,时间判断2分,内容和联系共8分。只写出新增内容的位置不得分。)


点击查看 高中历史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