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物理类589分能考哪些大学 2025考生稳上的大学名单
时间:
江苏 高考新闻
2025年江苏高考物理类成绩589分的同学比较关心自己的成绩分数段能报考哪些大学,根据往年过年分数可以填报的学校有三峡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但是同学们切记不可单纯参考往年分数报今年志愿,要做好科学规划,低分捡漏,不浪费一分。
江苏物理类589分可以报的院校名单
江苏物理类589分值得报考的院校有:上海海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南大学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院校名称 | 省份 | 城市 | 类型 | 性质 | 层次 | 归属 | 特色标签 |
---|---|---|---|---|---|---|---|
上海海事大学 | 上海 | 上海 | 理工类 | 公办 | 本科 | 上海教委 | 省重点,研究生院,保研资格 |
河北工业大学 | 河北 | 天津 | 理工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211,省重点,研究生院,双一流,保研资格 |
河南大学 | 河南 | 开封 | 综合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省重点,研究生院,双一流,保研资格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 合肥 | 医药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省重点,保研资格 |
宁夏大学 | 宁夏 | 银川 | 综合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211,国重点,研究生院,双一流,保研资格 |
川北医学院 | 四川 | 南充 | 医药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 |
北京语言大学 | 北京 | 北京 | 语言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保研资格,国重点,研究生院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 | 大连 | 理工类 | 公办 | 本科 | 交通运输 | 双一流,研究生院,211,保研资格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青岛 | 综合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985,国重点,研究生院,211,双一流,保研资格 |
河北医科大学 | 河北 | 石家庄 | 医药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保研资格,省重点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 | 武汉 | 农林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双一流,保研资格,211,国重点,研究生院 |
青海大学 | 青海 | 西宁 | 综合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双一流,研究生院,211,保研资格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 合肥 | 理工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双一流,保研资格,211,国重点,研究生院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北京 | 理工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部 | 双一流,保研资格,211,国重点,研究生院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 | 南京 | 师范类 | 公办 | 本科 | 教育厅 | 保研资格,211,双一流,研究生院 |
以上数据根据各大高校往年分数线汇总整理的江苏物理类589分能够填报的大学名单,提醒同学们单独看往年分数是不准确的。科学换算分数和位次,合理预估2025年的专业分数。
江苏物理类589分院校往年分数线整理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年份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三峡大学 | 湖北 | 2024 | 本科批 | 593 | 36502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591 | 38210 |
上海体育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584 | 44461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586 | 42593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584 | 44461 |
上海政法学院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585 | 43562 |
上海海事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592 | 37357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590 | 39109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2024 | 本科批 | 592 | 37357 |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 | 2024 | 本科批 | 587 | 41690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 2024 | 本科批 | 594 | 35656 |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 | 2024 | 本科批 | 585 | 43562 |
东北财经大学 | 辽宁 | 2024 | 本科批 | 588 | 40816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590 | 3910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2024 | 本科批 | 594 | 35656 |
在选择志愿时,2025江苏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志向,明确职业发展,并以此来选择学校和专业类别。同时,要放开视野,与现实和分数结合,避免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