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大学介绍 >大学点评 >

2025年潍坊理工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大学点评

潍坊理工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潍坊理工学院录取规则:

潍坊理工学院录取规则

第三章 招生录取

第十二条 招生机构:学校成立由校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招生办公室,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
第十三条 招生政策:执行《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及山东省教育厅招生工作文件。
第十四条 招生计划:学校按照山东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和教育部有关计划编制的原则、要求和统一信息标准制定,由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录取原则:
1.录取批次: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我校各专业录取批次为准。
2.各录取批次录取原则:
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录取时:部分专业有选考科目要求,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文化总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对各专业进档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再进行专业调剂。
在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录取时:根据各省的志愿设置及投档录取原则,对于达到录取资格的进档考生,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文化总分,根据各专业计划数,优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安排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若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则在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考生中按与志愿相近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进行调剂,不服从调剂者予以退档。
3.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使用山东省文学编导类艺术统考成绩,在投档考生中按照综合分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取满计划为止。出现平行分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视觉传达设计、动画、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摄影、环境设计、动漫设计、艺术设计等美术类本、专科专业使用山东省美术类艺术统考成绩,在投档考生中按照综合分确定录取专业,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取满计划为止。出现平行分时,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3)舞蹈学(校企合作)需获得潍坊理工学院颁发的校考专业合格证,在投档考生中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出现平行分时,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舞蹈学(体育舞蹈)需获得山东体育学院颁发的联考专业合格证,在投档考生中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出现平行分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空中乘务专业(专科)执行普通类投档录取政策,但需要取得我校专业加试合格证。
5.对享受加分照顾政策的考生,我校认可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投档成绩。
6.相同条件下,我校参考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相关科目成绩)、体育测试成绩择优录取。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招生管理部门招生录取有关规定,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名单在潍坊理工学院网站(http://www.wfit.edu.cn/)查询。
第十六条 特殊要求
1.外语语种:英语专业要求考生的外语应试语种为英语;其他专业考生不限制语种。
2.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入学复查
新生入校后,学校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对违反招生工作有关规定的学生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复查不合格者,不予学籍注册,并予以清退。

潍坊理工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智慧农业(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音乐教育(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跨境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网络空间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机器人工程(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本科)工学航空航天类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
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摄影(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商务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音乐表演(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舞蹈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动画(本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风景园林(本科)工学建筑类
酿酒工程(本科)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园艺(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
植物保护(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历史学历史学类
审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生物科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应用心理学(本科)理学心理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金融工程(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潍坊理工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报考后,录取结果通常在填报志愿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布。根据历年的情况,具体时间如下:

1. 提前批次:预计在7月上旬就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提前批次是高考志愿中最早进行的一批,因此录取结果也会相对较早出来。

2. 本科批:预计在填报志愿后25天左右可以查到录取结果。本科批通常在提前批次之后进行。

3. 专科批次:专科批次的录取结果通常会在填报后的5-7天或10天左右公布,具体取决于所在省份的录取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之间公布时间有差异,具体还是以当地招生办出的公告为准。此外,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可能会利用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因此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所有考生均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

潍坊理工学院简介

潍坊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办于2005年。谨承“勤朴端勇、求是创新”的校训,秉持“文化优先、体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以“潍理工人的修养”为行为准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注重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努力培养“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校设有主校区(青州)和中心校区(潍坊),总占地1700余亩,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 。

主校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九州之一——青州市,坐落于云门山下,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校园占地11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依山而建、郁郁葱葱,被誉为森林式校园。中心校区坐落在新兴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潍坊市,综合交通网络“东引西连、南北贯通”,京沪高铁东线到北京一个半小时,到上海两个半小时,高铁27分钟直达青岛胶东机场航站楼,学校到潍坊北站仅需 10分钟。校园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与北辰白浪河国家湿地公园融为一体,被誉为公园里的大学。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83人,教授147人,副教授369人,形成了一支素质精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和精干高效、严谨规范的管理队伍。

学校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理念,汇聚英才力量。部分骨干本科课程由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注册教授承担;二级学院院长聘任国内知名高校教授担任,形成由“注册教授+合同制教授+基本教师团队”为架构的潍理工特色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现设有新能源工程学院、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空服务与酒店管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新松机器人学院、大数据学院、现代农业与环境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防技术学院共14个二级学院,继续教育与对外合作学院、数理学部2个教学机构。设有44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农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独具潍理工特色的教学、科研架构。

学校下设潍坊理工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潍坊潍理工综合高中两个独立法人机构。潍坊市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潍理工科学技术研究院通过人工智能、新能源、现代农业与环境三个研究所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业务。潍理工综合高中是经潍坊市教育局和潍坊市行政审批局批准成立的,由潍坊理工学院主办,集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级中学。

学校高度重视高水平专业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分别入选2020年、2021年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项教学成果荣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3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30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

学校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三全育人”模式,努力构建“全员书院制”人才培养新体系。学生公寓采用书院式建设方案,两校区共建有14个书院,各二级学院学生全员入住。“全员书院制”育人模式,创新“双院协同”、“双导师制”,以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核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浸润式教育”将育人工作做到“家”,赋能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成才。

坚持体育优先理念,贯彻体育强国战略。学校全面实行体育课俱乐部制,设立篮球与足球、排球、网球与乒乓球、田径、武术与格斗、游泳与滑雪等九个体育俱乐部供学生自主选择,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坚持“健康体魄,健全人格”育人底线。

学校注重音乐、艺术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建设“两个健康”工程,全方位推动“运动使人健康,音乐教人快乐”活动,坚持“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底线,全员开展艺术、音乐通识课教育。

成功举办18周年“专题音乐会”,向全社会展示了潍理工水平。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潍坊理工学院学生心理健康与积极品质促进项目”,致力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能力、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水平和自我持续发展动力,同时创新育人理念、探索育人新模式,打造潍理工心理健康教育品牌。2023年6月2日,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潍坊理工学院工作站挂牌成立,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发展的育人模式和实践经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经验的先行区、示范区,并辐射到潍坊市各级各类学校及全省、全国同类高校。

应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突出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全要素融合,全面推进校企合作一体化发展。先后与中科院新松机器人成立山东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与山东大学联合完成863“冷热电三联供”课题验收、与上海交大联合研制成功并产业化“世界第一台吸附式制冷机组”、与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全面合作,主持的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面向服务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系统研究与应用”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学校应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赋能地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与安丘市共建农业全面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全模式”,趟出一条能盈利的现代循环农业新路子。与夏津县开展校地合作,对接当地农业、畜牧业发展需求,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复制推广潍理工服务地方“安丘大盛”模式。2023年7月,引进以色列农科院前院长ABED博士出任潍理工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全面推动潍坊-以色列现代农业领域的合作,服务潍坊国家“农综区”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民办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2项、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6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0项,以及市厅级项目数十项,横向课题数十项;授权国家专利79项,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获批山东省大数据创新人才基地1个、潍坊市重点实验室5个。近年来,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总决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励228项;获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省部级竞赛奖励530项,1800余人次获奖。

学校以建设零碳校园为目标,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2018至2022年,世界绿色大学全球综合排名连续5年上榜,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一位。其中,2019年和2020年,位居亚洲高校第一位。学校绿色校园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22年,学校获评“山东省绿色学校”,绿色校园建设成果在山东教育卫视“学习二十大,奋力走在前”系列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连续四年在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的年度评选中获评“年度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在2022年度评选中获“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2019年获评“山东省十大就业竞争力本科高校”;2020年获评“年度招生宣传最具吸引力高校”;2022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名单,在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中再一次迈出坚实步伐。

学校稳步实施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的办学思路,精准把握新时代开放办学工作的任务和使命,广泛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青岛大学签署全面帮扶、合作协议,二级学院对口帮扶,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加强与东南亚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拓展我校师生学历提升渠道,先后与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菲律宾碧瑶大学、菲律宾国立新怡诗夏科技大学开展合作培养硕士、博士项目,全面与国际接轨,为教师、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深造和学生就业空间。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构筑起由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资助、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在校内还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其他资助,保障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潍坊理工学院以“勤朴端勇、求是创新”为校训,牢固树立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记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嘱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正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名牌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