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大学介绍 >大学点评 >

2025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大学点评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录取规则

第五章  录取原则
第九条  学校招生工作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9〕4号),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具体如下:
1.对进档考生按照“平行志愿”规则录取,即“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根据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浙江省、山东省、海南省考生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选考科目中最高科成绩、选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其他省(市、自治区)考生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
2.对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满额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予以退档。
3.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考生,按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4.如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有其他录取要求的,按照该省(市、自治区)录取原则执行。
5.各专业招生均不限考生外语语种。学校中俄合作办学专业外语教学语言为俄语,其他各专业外语教学语言为英语。
第十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基本原则是:考生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分别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按照专业成绩占70%、文化成绩占30%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照专业、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
第十一条  对考生的身体要求,严格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类
民宿管理与运营(专科)旅游旅游类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科)水利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智慧水利技术(专科)水利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无人机测绘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测绘地理信息类
跨境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环境保护类
环境监测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环境保护类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土建施工类
水土保持技术(专科)水利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
水文与水资源技术(专科)水利水文水资源类
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科)水利水利水电设备类
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歌舞表演(专科)文化艺术表演艺术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科)食品药品与粮食食品类
会计信息管理(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测绘地理信息类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测绘地理信息类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土建施工类
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科)电子信息通信类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科)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类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视觉传达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科)水利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金融科技应用(专科)财经商贸金融类
安全技术与管理(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安全类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科)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类
数字媒体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类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科)旅游旅游类
旅游管理(专科)旅游旅游类
现代物流管理(专科)财经商贸物流类
电子商务(专科)财经商贸电子商务类
市场营销(专科)财经商贸工商管理类
大数据与会计(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科)财经商贸财务会计类
财税大数据应用(专科)财经商贸财政税务类
环境工程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环境保护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类
软件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大数据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电子信息计算机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装备制造自动化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数控技术(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科)装备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
治河与航道工程技术(专科)水利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科)水利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水利工程(专科)水利水利工程与管理类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市政工程类
工程造价(专科)土木建筑建设工程管理类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建筑设备类
建筑工程技术(专科)土木建筑土建施工类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类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科)能源动力与材料电力技术类
测绘工程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测绘地理信息类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测绘地理信息类
工程测量技术(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测绘地理信息类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地质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科)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类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科)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类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从高考成绩公布到最终录取结果出炉,通常需要15天至1个月不等,完整录取周期可能持续40天左右。具体时长因省份、录取批次而异,考生需结合本省招生办公布的时间表主动查询。

一、各省录取时间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日程由当地教育考试院独立安排,因此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二、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长不同

高考录取按批次进行,各批次的时间跨度差异显著:

本科提前批:涉及军校、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通常最早启动且耗时最短。

本科批:普通本科批次因考生数量多、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较长。

高职(专科)批:通常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周期较短。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公办职业本科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其前身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全国前十)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29年,先后历经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黄河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学校等历史沿革。1998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制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学校由水利部划归河南省实行省部共建。2025年2月升格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

办学积淀深厚,广受社会赞誉。学校历经90余年的办学与发展,形成了“技术人才摇篮、创新服务基地”的办学理念、“以工为主、以水为特,一体两翼、特色发展”的专业定位和“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定位,所培养的近20万名毕业生始终活跃在祖国的大河上下、大江南北,被誉为黄河流域的“黄埔军校”。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赞誉学校为“黄河技干摇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到我校视察时,对我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给予高度评价。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到校调研职业教育时说,“希望你们继续当好标兵,创出经验,带动全省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在视察学校时说:“没有黄河水院,就没有黄河50多年的岁岁安澜”。长期以来,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已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优良、技术服务能力较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的全国先进高等职业技术大学。

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占地面积1780.70亩,建筑面积52.2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93亿元,资产总值23.38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8.4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8万余册,电子图书90万余册,建设理实一体校内实训场所193个、校外实习基地533个。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85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41.01%,博士、硕士占88.48%,省级“双师型”教师569人,占专业课教师比78.92%。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领军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河南省模范教师、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全国水利职教名师等8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4929人。

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成效显著。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语教学部)、电气工程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商务与管理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旅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体育部等16个教学单位,开设智慧水利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64个高职专科专业和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农业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与应用6个高职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双高计划”国家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10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专业5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7个。拥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各类国家级课程合计33门,居全国高职院校首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首批国家教材建设奖一、二等奖各1项。

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328项。其中,获得世界级奖项4项、国家级奖项553项、省部级奖项771项。学校曾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中连续7次获得一等奖,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15次斩获水利类赛项团体一等奖。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位居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