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城建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河南 大学点评
河南城建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河南城建学院录取规则:
河南城建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一条 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的招生政策,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学校招生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规定。
第十二条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和有关规定确定提档比例。
第十三条 学校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录取分数线以各省、市、自治区确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为基准,在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择优录取。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的不同可作适当调整。
第十四条 学校以高考投档成绩为依据,志愿为平行志愿时,各志愿同等对待;志愿为非平行志愿时,按照考生志愿顺序录取,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依次录取后续志愿的考生。
对于进档考生,执行分数优先的原则,一般先满足其第一专业志愿,如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按其所报专业志愿先后顺序,依照考生基准成绩和身体条件并参考相关单科成绩的高低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的条件下,按考生所在省份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如无相关规定,则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排序。当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并兼顾单科成绩调剂到计划未满专业录取。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做退档处理。对相同志愿考生严格按照从高分到低分,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在内蒙古自治区,按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的规定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对按排名在我校招生计划数内的投档考生按专业志愿顺序依高考成绩排序录取,若有退档,则顺延录取。
江苏省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在江苏普通本科录取的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为BB(含)以上,必修科目测试等级必须达到5C1合格。对进档考生按“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录取,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成绩相同时,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等级高者优先排序,后按专业志愿先后进行录取。
第十五条 学校在河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八个省、区安排有艺术类本科专业计划。专业成绩使用考生所在省份的艺术专业统考(联考)成绩。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须达到考生所在省份划定的相应批次的美术类录取分数线以上。
学校以高招统考成绩为依据,志愿为平行志愿时,各志愿同等对待;志愿为非平行志愿时,按照考生志愿顺序录取,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依次录取后续志愿的考生。
其中河南省、山西省、江苏省录取按照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类考生,按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首先对按排名在我校招生计划数内的投档考生按专业志愿顺序依高考总分(文化课成绩×60%+美术成绩×40%)排序录取,若有退档,则顺延录取。
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类考生,按照各省所规定的综合成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同等条件下,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有舞弊记录的考生不予录取。
第十六条 城乡规划、建筑学专业新生入学后需进行素描及水彩画复试,不合格者调剂到其它专业。
第十七条 学校“英语、翻译”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学校其它专业不对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但因为学校其它专业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课程,凡被录取考生应当以英语作为外语必修课程,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完成学业。
第十八条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生志愿,必须是少数民族考生。
第二十条 学校所有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
第二十一条 对经各省招生考试主管部门认可、公示并已计入高考成绩,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学校原则上予以认可,并根据该省有关规定提档录取。
第二十二条 拟被学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市)、区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后,学校即向该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录取结果在学校“招生信息网”上公布。考生持《录取通知书》,按照报到要求,按时到学校报到。未经允许,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二十三条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进行全面入学资格复查,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复查合格者,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学籍电子注册。
河南城建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 | 专业大类 | 专业小类 |
工程审计(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智能建造(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产品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城乡规划(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 | 理学 | 地理科学类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生物制药(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金融数学(本科) | 经济学 | 金融学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电气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能源动力类 |
物联网工程(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动画(本科)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风景园林(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生物工程(本科) | 工学 | 生物工程类 |
园林(本科) | 农学 | 林学类 |
交通工程(本科) | 工学 | 交通运输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 工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建筑学(本科) | 工学 | 建筑类 |
土木工程(本科) | 工学 | 土木类 |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自动化(本科) | 工学 | 自动化类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计算机类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安全工程(本科)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工程(本科)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 | 工学 | 测绘类 |
测绘工程(本科) | 工学 | 测绘类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 | 工学 | 水利类 |
城市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类 |
材料化学(本科) | 工学 | 材料类 |
应用物理学(本科) | 理学 | 物理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理学 | 数学类 |
英语(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翻译(本科)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旅游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类 |
财务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本科)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工程造价(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法学(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工程管理(本科)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河南城建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批次和院校而异。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院校招生网等渠道查询,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得知结果,而专科批次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以下从时间节点、查询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各批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1. 本科提前批(7月上旬至中旬)
本科提前批包含军事、公安、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录取进度较快。
2. 本科批(7月中旬至下旬)
普通本科批录取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0-25天。考生可在7月下旬通过省考试院官网查看结果。
3. 专科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专科批次因报考人数较多,流程简化,部分省份可在5-7天内出结果,但偏远地区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河南省平顶山市,南临白龟湖、北倚大香山,这里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学习生活环境宜人。
河南城建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和1985年的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更名为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平顶山工学院,2008年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2021年,学校获批河南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5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城建特色鲜明。开办有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法、艺、经、农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李诫书院等19个学院(部),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留学生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1734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7828人。
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占地面积173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2.0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4亿元,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场所363个,纸质藏书203.3425万册,电子图书155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3.9万种。拥有中国知网、超星、万方、WILEY、EVCPX等中外文数据库40余个。各类运动场和体育馆面积11.27万平方米。 在职教职工近16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5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9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988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3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获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学校注重内涵建设,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特色专业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特色专业7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3个,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6个、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6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0门、精品课程8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2门、课程思政样板课19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个。近年来,学校先后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学6个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测绘工程、土木工程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数字化建造方向)、城乡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输配电方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测绘工程(智能测绘方向)、交通工程等11个本科专业为省内一本招生专业。
学校现有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工程研究中心8个、星创天地1个、其他各类省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获批“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和“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称号,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级各类科研奖励共计612项。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行全面学分制,开展双学位教育,实行书院制改革。三年来,在“互联网+”“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近2300余项,李诫书院获批河南省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设有创新创业学院,搭建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先后获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省级众创空间、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高校等,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河南省豫中暨城建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市场”设在我校,为学校乃至全省城建类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被MyCOS网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列为中南地区非“211”本科院校第20位,是河南省唯一一所非“211”院校排名进入前20位的高校。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在《2021中国大学评价》课题成果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学校本科毕业生质量排名位居全省高校第9名。
学校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主动聚焦城乡建设行业,围绕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行业转型升级需要,设立城市更新与建筑新技术研究院、生态环境治理研究院、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等3个研究机构,高起点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高层次打造校企合作样板,高标准推进特色产业(行业)学院,引领校企协同育人提质升级,形成了校政行企共育共管共享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建有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城镇先进环保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坝道工程医院河南城建学院分院等110余个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搭建了智慧建造产业学院、智慧城市行业学院、中原城乡设计学院、尼龙产业技术学院等行业(产业)学院10个。同政府、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积极发挥服务社会职能,先后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210多家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展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先后加入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2022年以来,先后与俄罗斯、英国、美国、新西兰、德国、匈牙利、白俄罗斯、塞浦路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泰国、菲律宾等19个国家的30所知名大学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设立奖学金,增设非学历汉语语言预科课程,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举办短期来华研学项目,先后与英国高地与群岛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开展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及留学生1000余人。
学校秉承“厚德唯实、博学慎思”的校训,弘扬“明德尚学,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努力改革创新,推动转型提升,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河南省示范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高校“融媒体+育人”工作试点单位、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智慧校园试点高校、河南省首批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1348”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