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排名4000-5000名之间能上什么大学及专业 2026可以报22所院校【附冲稳保学校推荐】
2026年浙江高考生成绩排名在4000-5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科学试验班专业排名4842位、武汉大学的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专业排名4053位、武汉大学的经济学类专业排名4604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科试验班类(航空航天类)专业排名4186位、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航天类(陈士橹飞天班)专业排名4697位、大连理工大学的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专业排名4655位等等。五米高考小编整理出浙江高考排名在4000-5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浙江考生填报志愿。

2026年浙江高考排名4000-5000名之间能上的大学及专业
1、北京师范大学在浙江人文科学试验班专业排名在4219位。
2、山东大学在浙江数学类(泰山学堂数理实验班)专业排名在4447位。
3、山东大学在浙江口腔医学(齐鲁医学堂创新实验班)专业排名在4613位。
4、西安交通大学在浙江临床医学(侯宗濂班)专业排名在4663位。
5、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浙江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排名在4074位。
6、同济大学在浙江工科试验班(信息与智能网联类)专业排名在4696位。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浙江工科试验班类(航空航天类)专业排名在4186位。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位次 | 
|---|---|---|
| 浙江大学 | 工科试验班(材料、化工与高分子) | 4021 | 
| 武汉大学 | 计算机类(计算机学院) | 4053 | 
| 武汉大学 | 机器人工程(机器人学院) | 4057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 4074 | 
| 电子科技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102 | 
| 南开大学 | 理科试验班(数学与智能省身班) | 4115 | 
| 电子科技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AI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 4116 | 
| 华中科技大学 | 计算机类(网安学院) | 4120 | 
| 浙江大学 | 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 | 4170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工科试验班类(航空航天类) | 4186 | 
| 北京师范大学 | 人文科学试验班 | 4219 | 
| 西安交通大学 | 工科试验班(电气类) | 4275 | 
| 浙江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含智能与国际传播创新班) | 4278 | 
| 武汉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4300 | 
| 南开大学 | 法学 | 4420 | 
| 南开大学 | 工科试验班(卓越拔尖计划伯苓班) | 4423 | 
| 山东大学 | 数学类(泰山学堂数理实验班) | 4447 | 
| 华中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学院) | 4458 | 
| 吉林大学 |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试验班) | 4461 | 
| 上海财经大学 | 财务管理(智能化方向) | 4479 | 
| 北京师范大学 | 历史学类 | 4489 | 
| 武汉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4504 | 
| 上海财经大学 | 会计学(ACCA) | 4518 | 
| 武汉大学 | 数学类(数学自强班) | 4521 | 
| 武汉大学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4560 | 
| 西安交通大学 | 法学试验班 | 4570 | 
| 华东师范大学 | 新闻学 | 4598 | 
| 浙江大学 | 理科试验班(生命、环境、化学与地学) | 4601 | 
| 武汉大学 | 经济学类 | 4604 | 
| 同济大学 | 人文科学试验班 | 4611 | 
| 山东大学 | 口腔医学(齐鲁医学堂创新实验班) | 4613 | 
| 东南大学 | 工科试验班(智慧能源与电气工程) | 4621 | 
| 武汉大学 | 计算机类(国家网络安全学院) | 4651 | 
| 大连理工大学 | 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 | 4655 | 
| 西安交通大学 | 临床医学(侯宗濂班) | 4663 | 
| 山东大学 | 临床医学(齐鲁医学堂创新实验班) | 4675 | 
| 同济大学 | 工科试验班(信息与智能网联类) | 4696 |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陈士橹飞天班) | 4697 | 
| 北京邮电大学 | 计算机类(元班) | 4704 |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科技与艺术联合学位实验班) | 4758 | 
| 中山大学 | 经济学类(含数字方向) | 4795 | 
| 武汉大学 | 工科试验班(电气类) | 4809 | 
| 武汉大学 | 哲学类 | 4824 | 
| 华东政法大学 | 法学(卓越涉外法治人才沪港交流班) | 4827 | 
| 中山大学 | 金融学(金融学、AI双学士学位项目) | 4828 | 
| 北京师范大学 | 社会科学试验班 | 4842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社会科学试验班 | 4849 | 
| 武汉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学院) | 4860 | 
| 西安交通大学 | 工科试验班(计算机科学技术类) | 4871 | 
| 上海财经大学 | 法学 | 4883 | 
| 华东师范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4889 | 
| 上海财经大学 | 财政学类 | 4898 | 
| 东南大学 | 电子信息类 | 4914 | 
| 厦门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国际传播、智能广告与数字新闻) | 4924 | 
| 西安交通大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933 | 
| 北京理工大学 | 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技术) | 4935 |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黄玉珊航空班) | 4973 | 
| 华东师范大学 | 统计学 | 4975 | 
| 同济大学 | 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与新能源类) | 4984 | 
| 武汉大学 | 数学类 | 4985 | 
| 华中科技大学 | 自动化类 | 4999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2026年浙江排名4000-5000名之间冲稳保院校推荐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浙江大学、武汉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2026年浙江全省排名4000-5000名之间大学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创办于1955年,初名为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1998年入选全国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2011年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均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两个学科群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形成了信息科技背景浓郁、学科专业优势突出、育人实践特色鲜明的办学格局,走出了一条高举党的旗帜,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对外开放融通的奋进之路,为挺起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脊梁作出了重要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文脉绵长、声誉卓著,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进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