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江西高考 >江西志愿填报 >江西填报指导 >

2026江西物理类593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时间: 江西 填报指导

对于2026年江西物理类593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江西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江西、江苏、湖南、浙江、河南等省份,包括:陆军防化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广州中医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2026年江西物理类593分左右能报的大学名单及位次(公办、民办)

院校名称 性质 所在地 科目 分数线 位次 批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公办 江西 物理类 575 19390 本科提前批
中国美术学院 公办 浙江 物理类 570 21984 本科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73 20414 本科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573 20396 本科批
宁波大学 公办 浙江 物理类 576 18706 本科批
陆军军医大学 公办 重庆 物理类 589 12897 本科提前批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公办 天津 物理类 573 20173 本科批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80 16817 本科批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572 20988 本科批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3 11203 本科批
陆军兵种大学 公办 安徽 物理类 575 19042 本科提前批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579 17384 本科提前批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92 11551 本科批
中国计量大学 公办 浙江 物理类 572 20608 本科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公办 四川 物理类 581 16407 本科批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吉林 物理类 585 14375 本科批
重庆邮电大学 公办 重庆 物理类 583 15550 本科批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584 15045 本科批
西安邮电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571 21302 本科批
郑州大学 公办 河南 物理类 574 19519 本科批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581 16419 本科批
安徽大学 公办 安徽 物理类 577 18123 本科批
北京建筑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71 21207 本科批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79 17447 本科批
空军预警学院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580 16611 本科提前批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84 15134 本科批
太原理工大学 公办 山西 物理类 570 21981 本科批
徐州医科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578 17560 本科批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583 15345 本科批
燕山大学 公办 河北 物理类 576 18845 本科批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74 20026 本科提前批
兰州大学 公办 甘肃 物理类 584 15158 本科批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87 13637 本科批
武警工程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571 21202 本科提前批
上海理工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85 14488 本科批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575 19482 本科批
火箭军工程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584 15095 本科提前批
暨南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595 10605 本科批
陆军防化学院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71 21458 本科提前批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公办 四川 物理类 575 19315 本科批
苏州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579 17346 本科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86 14280 本科批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江苏 物理类 569 22767 本科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陕西 物理类 591 11941 本科批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中外合作办学 山东 物理类 573 20531 本科批
广东工业大学 公办 广东 物理类 573 20457 本科批
西南石油大学 公办 四川 物理类 570 21922 本科批
上海海事大学 公办 上海 物理类 576 18675 本科批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北京 物理类 570 21947 本科批
海军工程大学 公办 湖北 物理类 595 10470 本科提前批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五米高考志愿】查看!

大学简介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面向海外,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是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开放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莅临暨南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嘱托暨南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暨南精神,坚持办学特色,把学生培养好、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艺术院。1928年,时任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作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在九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数迁其址,几易其名,从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到中国美术学院。这个过程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他们以学术为公器,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成为这所学校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

上海海事大学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