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山东现代学院开设哪些专业及最好专业排名 王牌专业推荐
山东现代学院专业体系包含多个学科领域,以基础学科为根基,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布局前沿专业。2026年山东现代学院开设的专业有:助产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药学专业、中药制药专业、护理学专业、工程造价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等。山东现代学院推荐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护理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推荐指数较高的专业有学前教育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护理学专业。希望对2026年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另外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

2026年山东现代学院开设专业名单
1、开设助产学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医学学制四年
2、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教育学学制四年
3、开设药学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医学学制四年
4、开设中药制药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医学学制四年
5、开设护理学专业为本科(普通)层次学科门类为医学学制四年
|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别 | 学制 |
|---|---|---|---|---|
| 助产学 | 本科(普通) | 医学 | 护理学类 | 四年 |
| 学前教育 | 本科(普通) | 教育学 | 教育学类 | 四年 |
| 药学 | 本科(普通) | 医学 | 药学类 | 四年 |
| 中药制药 | 本科(普通) | 医学 | 中药学类 | 四年 |
| 护理学 | 本科(普通) | 医学 | 护理学类 | 四年 |
| 工程造价 | 本科(普通)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 汉语国际教育 | 本科(普通)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 汽车服务工程 | 本科(普通) | 工学 | 机械类 | 四年 |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普通)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普通)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四年 |
| 网络工程 | 本科(普通)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四年 |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普通)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四年 |
| 土木工程 | 本科(普通) | 工学 | 土木类 | 四年 |
| 绘画 | 本科(普通) | 艺术学 | 美术学类 | 四年 |
| 康复治疗学 | 本科(普通)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 中药学 | 本科(普通) | 医学 | 中药学类 | 四年 |
| 市场营销 | 本科(普通)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 财务管理 | 本科(普通)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 物流管理 | 本科(普通)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四年 |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普通) | 艺术学 | 设计学类 | 四年 |
| 人工智能 | 本科(普通) | 工学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普通) | 工学 | 计算机类 | 四年 |
| 医学检验技术 | 本科(普通) | 医学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 舞蹈表演 | 本科(普通)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四年 |
山东现代学院开设本科推荐专业排名
一、山东现代学院推荐人数较多的专业排名
山东现代学院推荐人数较多的专业包含:市场营销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护理学专业等,具体如下表格:
| 专业名称 | 推荐人数 |
|---|---|
| 护理学 | 48人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4人 |
| 市场营销 | 24人 |
| 电子信息工程 | 22人 |
| 汽车服务工程 | 18人 |
| 学前教育 | 8人 |
二、山东现代学院推荐指数较高的专业排名
山东现代学院推荐指数较高的专业有:护理学专业推荐指数为4.7、市场营销专业推荐指数为4.4、学前教育专业推荐指数为5.0、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推荐指数为5.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推荐指数为4.8等。具体如下表格:
| 专业名称 | 推荐指数 |
|---|---|
| 学前教育 | 5.0 |
| 医学检验技术 | 5.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8 |
| 护理学 | 4.7 |
| 电子信息工程 | 4.5 |
| 市场营销 | 4.4 |
山东现代学院简介
山东现代学院始建于1993年的山东民进中西医进修学院。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民进中西医进修学院和山东现代计算机专修学院合并,成立山东现代职业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基础上建立山东现代学院,成为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校。2021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公益性办学,秉承“天道酬勤”的校训,“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现代精神,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特色办校的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