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时间:
高考新闻
圆明园的毁灭,对于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而言,都是一项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享誉全球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三部分组成,因此也被称作圆明三园。此外,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还散布着众多小园,犹如众星捧月般环绕其周围。
圆明园内,既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也有精巧别致的亭台楼阁;既有模拟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展现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的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的名胜古迹而建,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等。同时,还有许多景物是依据古代诗人的诗意画意所构筑,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等。园内不仅有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还有来自西洋的景观。漫步于园中,仿佛游历于天南海北,尽情欣赏着中外的风景名胜;流连于其间,犹如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境界。
圆明园不仅建筑壮观,还珍藏着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书画及各种奇珍异宝。因此,圆明园在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了圆明园。他们将园内所有能拿走的东西全部掠走;对于拿不动的物品,则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无法运走的,就肆意破坏或毁掉。为了掩盖罪行,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焚烧。大火持续燃烧了三天,烟云弥漫了整个北京城。就这样,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了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