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安事变又称为双十二事变
时间:
高考新闻
大家都听说过西安事变,但你知道它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吗?又为何被称作“双十二事变”呢?
西安事变简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因此也被称为“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劝说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在西安发动了“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斡旋下,蒋介石于同月25日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爆发缘由
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凸显,成为主要矛盾,然而蒋介石仍聚焦于国内矛盾,坚持“剿共”。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秘密接触,并受全国民意的影响,逐渐倾向于联共抗日。但由于未得到蒋介石的同意,张、杨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最终引发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影响
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内战,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它迫使国民政府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此外,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存在的空间,得以喘息、休整并壮大。
以上就是关于西安事变的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