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高考资讯 >高考新闻 >

西安事变背景和结果是什么

时间: 高考新闻

西安事变,亦被称为“双十二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为了劝说蒋介石改变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终止内战,共同抵抗日本侵略,于是在西安发动了著名的“兵谏”。以下将详述西安事变的背景与结果。

西安事变的背景

西安事变之所以爆发,其核心缘由在于张学良将军在抗战时期倡导的“攘外安内”策略,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产生了严重分歧,这一分歧直接促成了事变的爆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随之建立,中华民族危机愈发深重。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携手抗日。

出于爱国情怀,张学良与杨虎城接纳了中共的提议,终止了对红军的进攻,并敦促蒋介石与共产党联合抗日。然而,蒋介石拒绝联共抗日,亲赴西安督战,使得张学良与杨虎城陷入既无法抗日,又不愿“剿共”,且苦劝无果的困境,最终引发了西安事变。

事变后,蒋介石放弃了“安内攘外”政策,促使国民政府与共产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从而建立了苏联所期盼的抗日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的结果

东北军领袖张学良与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及西北剿匪总司令蒋介石。在中共中央及周恩来同志的斡旋下,事变最终以蒋介石接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落幕。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终止了“安内攘外”政策,推动了国民政府与共产党的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相关人物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辽宁盘锦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被誉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将领。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西安事变的主要发动者之一,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