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吉林物化生408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 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
2025吉林物化生408分能上的大学有:吉林建筑大学、潍坊学院、新疆科技学院、郑州财经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北方民族大学、上海杉达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曲靖师范学院、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等,以下是一些可能适合此分数段的大学名单及录取分数线,供高考生参考!
2025吉林物化生408分左右能报考的院校
院校名称 | 学科 | 批次 | 专业组 | 2024分数线 |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8 | 408 |
天津天狮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411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410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404 |
昌吉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408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06 |
长春工程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8 | 408 |
江西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410 |
吉林艺术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46 | 413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1 | 407 |
贺州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12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10 |
山东英才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5 | 413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12 |
安康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413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4 | 403 |
青海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12 |
衡阳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08 |
吉林建筑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7 | 405 |
桂林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09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6 | 406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10 |
昆明城市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7 | 411 |
吉林化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7 | 410 |
塔里木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3 | 409 |
吉林农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13 | 411 |
新疆农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07 | 412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2 | 404 |
长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046 | 404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006 | 411 |
吉林物化生408分左右能上的大学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为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有效提高学院竞争实力,学院着力提升师资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特聘教授计划,聘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科带头人温建民,我国著名立法专家与经济学家朱少平,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群等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长江学者担任相关学科带头人,承担教学任务,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实施“名师工程”,聘请京津地区“双一流”“985”和“211” 工程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学院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2人。先后引进3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担任系部主任或教学关键岗位的高层次人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基础,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按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以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和汇聚一批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学术造诣高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努力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富有活力、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吉林农业大学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成人本、专科函授生在校生规模稳定在9000人以上。现有教职工1834人,其中,专任教师1064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42人;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全国优秀教师为代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902人,其中教授75人、副教授231人,博士162人(含在读)、硕士558人,“双师型”教师176人。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新秀1人,吉林省优秀教师3人,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1人,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1人,吉林省教育厅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人。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2个。吉林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市人才学会十大标兵奖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