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天津高考 >天津高校招生 >天津招生专业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在天津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新高考各专业需要选考什么科目

时间: 天津 招生专业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在天津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呈现多样化特点,不同专业根据学科性质对选考科目有不同限定。根据新高考选科模式,主校部分专业可能涉及物理、化学等科目要求。建议考生参考学校官方最新发布的选科指引或咨询招生办。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在天津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年份 大学名称 办学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选科要求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401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汉语言文学 50101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市场营销 120202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会计学 120203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财务管理 120204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设计学类 1305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环境设计 130503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产品设计 130504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401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汉语言文学 50101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市场营销 120202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会计学 120203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财务管理 120204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设计学类 1305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环境设计 130503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产品设计 130504 不限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机械类 802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80202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 80204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汽车服务工程 80208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0601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电子信息类 807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80701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机器人工程 80803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计算机类 809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0901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软件工程 80902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80910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工程管理 120103 物理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工程造价 120105 物理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机械类 802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80202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 80204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汽车服务工程 80208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0601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电子信息类 807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80701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机器人工程 80803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计算机类 809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0901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软件工程 80902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80910 物理+化学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工程管理 120103 物理
202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本科 工程造价 120105 物理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简介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始建于199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公益教育属性, 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坚守“地方性、理工类、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龙江、面向区域、服务行业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经过30年的建设和近10年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专家的高度评价,社会声誉明显提高。学校协同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互联互通共享的智慧教育支持体系,构建完善了课练赛创“一体融合”、校内外“双重循环”、政校企“三方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了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产学研用创“五位一体”的多元协同育人的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