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高考 >大学介绍 >大学点评 >

2025年玉溪师范学院录取规则及专业设置 录取结果一般几天出来

时间: 大学点评

玉溪师范学院录取规则主要由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两种核心模式构成,配合批次划分和调剂政策实现有序录取。因此,各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公布其自身的录取规则。下面是玉溪师范学院录取规则:

玉溪师范学院录取规则

第四章 招生计划及录取规则
第十五条 学校2020年面向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云南共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招生计划按国家教育部核准的、由学校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公布的分省分专业计划执行,学校无预留招生计划。
第十六条 调档比例: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
第十七条 录取规则:
1.学校对实行顺序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志愿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志愿的上线考生,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则录取非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学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考生。若录取额不满,则进行征集志愿,直至计划完成。
2.对进档考生,学校按照分数优先原则确定考生的录取专业,即按照考生投档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按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仍不能满足的按第三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不能满足时,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调剂到录取额未满的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予以退档。若同一批次考生投档分数和专业志愿相同,则按单科顺序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单科成绩的排序如下:文科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科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实行高考综合改革或不分文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较高者优先录取。
3. 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必须按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参加专业统考和高考文化考试。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成绩须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相关专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符合条件的进档艺术类考生,按统考专业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考生专业成绩相同,优先录取文化成绩较高者。我校美术学、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统一使用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相应类别专业统考成绩,考试要求以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院文件为准。
4.报考我校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按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参加专业统考和高考文化考试。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成绩须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符合条件的进档体育类考生,按以下规则录取:
(1)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按专业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考生专业成绩相同,优先录取文化成绩较高者。
(2)运动康复专业按照文化折算成绩(文化折算成绩=文化成绩-体育本科文化最低控制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考生文化折算成绩相同,优先录取专业成绩较高者。
5、我校在实行高考改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院公布为准,相关录取要求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工作文件执行。
6.我校在江苏省录取规则为:
(1)普通类: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是选测科目为BC、必测科目为5合格,考生进档后的排序办法为先分数后等级,即对所有进档考生按投档分排序,结合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专业志愿等指标,决定考生所录取专业。进档考生投档分相同时,按选测科目等级高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选测科目等级仍相同,则按语文、数学两门科目分数与附加题分数之和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如仍相同,则文科类考生再依次按语文(不含附加分)、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理科类考生再依次按数学(不含附加分)、语文、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
(2)艺术类:成绩在填报志愿资格线以上,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4合格。
7.我校普通类专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艺术、体育类专业按统考专业成绩排序录取,实行“专业志愿清”的录取规则。
8.我校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本科专业在云南省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批次将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招生录取文件规定执行。
9.加分:认可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策性加分;对符合降分条件考生,按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一规定执行。
10.我校除英语、泰语、缅甸语专业限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外,其他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进校后公共外语科目为英语。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院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填报相关专业志愿。报考英语、泰语专业的考生,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必须在及格分以上。
11.学校各招生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
12.身体健康状况:参照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请考生填报志愿时认真阅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规定,避开受限专业和学科。新生入校后,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体检和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学生,学校有权做出处理决定。

玉溪师范学院专业设置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
老年学(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环境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环境生态工程(本科)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安全(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应用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经济与金融(本科)经济学金融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类
美术学(本科)艺术学美术学类
音乐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学(本科)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应用生物科学(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数字媒体艺术(本科)艺术学设计学类
自动化(本科)工学自动化类
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计算机类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
农学(本科)农学植物生产类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地理科学(本科)理学地理科学类
生物科学(本科)理学生物科学类
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应用化学(本科)理学化学类
物理学(本科)理学物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理学数学类
缅甸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泰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运动康复(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本科)教育学体育学类
学前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教育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社会工作(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法学(本科)法学法学类
会计学(本科)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玉溪师范学院录取结果几天出来

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结果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陆续公布,具体时间因省份、批次和院校而异。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院校招生网等渠道查询,提前批最早可在7月上旬得知结果,而专科批次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以下从时间节点、查询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说明。

各批次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1. 本科提前批(7月上旬至中旬)

本科提前批包含军事、公安、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录取进度较快。

2. 本科批(7月中旬至下旬)

普通本科批录取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0-25天。考生可在7月下旬通过省考试院官网查看结果。

3. 专科批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专科批次因报考人数较多,流程简化,部分省份可在5-7天内出结果,但偏远地区可能延迟至8月中旬。

玉溪师范学院简介

玉溪师范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78年经云南省批准成立玉溪师范专科班,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玉溪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玉溪师范学院。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9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2021 年成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学校。

学校坐落于滇中名城“高原水乡”“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聂耳故乡—玉溪市,占地面积1014.45亩,是距离省会昆明最近的地方院校。学校现有16个教学科研单位、24个管理服务单位、2个直属附属单位、1个云南省监委派驻机构。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为14078人,教职工数为1023人。学校秉承“至真至善 致美致用”校训精神,立足滇中、扎根玉溪、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为云南尤其是玉溪和周边地区培养了近7.2万余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区域基础教育和滇中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中心”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构建了以教育学科为基础,基础学科为骨干,应用学科为重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新体系。现有省级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一流建设学科“新学科培育计划”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立项培育建设硕士授权点学科3个。建有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9个。建有聂耳和国歌研究院、古生物研究中心、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滇中文化研究与保护中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机构 。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拥有57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45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3个,云南省“一流专业”3个,云南省“新兴专业”1个,师范专业15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4门,云南省专业服务产业试点专业1个。2022年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英语、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小学教育、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9个师范类专业实现省内一本批次招生。美术学、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学前教育、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等11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国家二级认证。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云南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中心”等荣誉称号。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87项。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聚焦引进和培养两个重点,做好引人、育人、用人三篇文章,着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81人,副高级223人;硕士385人,博士225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20人,云南省“两类人才”1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玉溪市“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9人,玉溪市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27人,玉溪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强化科研能力建设,提升科研反哺教学的能力。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内外科研项目72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项,省部级项目202项,地厅级项目318项,横向项目14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76部,发表学术论文2978篇,其中核心刊物发表385篇,被SCI、EI、CPCI等收录的论文469篇。共有98项学术研究成果获省、市有关部门奖励,教师获得专利授权131项。学校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13万多册,电子图书约80万余册,电子期刊17万余种,各类数据库22个,已实现对现有纸刊的全覆盖。办有《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和《玉溪师范学院报》2个公开刊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玉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建玉溪互联网大学,与玉溪市旅发委共建玉溪文创学院,与新华网共建创客学院,与玉溪市人大常委会共建玉溪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玉溪市纪委监委合作共建玉溪纪检监察学院,与玉溪市司法局共建中共玉溪市律师行业委员会党校和玉溪市律师学院,与玉溪市民政局共建玉溪市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培训学校,与上海音乐学院合作共建聂耳艺术研究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专业实习基地,与云南玉溪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与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共建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玉溪今晖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玉溪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幼儿园,与红塔区政府共建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与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合作成立玉溪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与玉溪体育运动学校合作成立玉溪师范学院体育高等职业学院,与通海县政府共同成立杞麓湖发展研究中心,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空乘专业模拟舱实训室,与中共玉溪市机要和保密局共建玉溪市保密教育实训平台和玉溪市信创应用创新中心,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玉溪数字信息产业学院等。

学校坚持国际合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玉溪社会发展和国际友城建设,积极与国外教育机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建立了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如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院校长期稳定合作交流关系,积极拓展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保加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高校的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师生互换、科研合作、艺术文化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持续夯实“2+2”泰语专业双学位项目和国外带薪实习项目,进一步落实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开展本升硕培养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有国外实习基地30个,国外汉语言文化中心3个,是首批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和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按照立足滇中、扎根玉溪、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的办学思路,以加速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主导,以硕士授予单位和云南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引领,以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目标,以人才强校为核心,以一流特色本科建设为根本,以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突破,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障,全面加速学校高质量发展步伐,为区域基础教育和滇中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35年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